编者按:全省“千会牵手第一书记,联村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级各相关方积极响应、务实推进,形成了一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以专刊形式展示专项行动的动态、成效、经验,促进交流互鉴、跟踪评估效果、防范化解风险,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走稳。
全省“千会牵手第一书记,联村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推进有力有效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资源、信息、人才等优势,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结合全省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和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2024年9月,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商联印发行动方案,部署项目共建、环境共治、文化共兴、治理共抓、实事共办等五项重点任务,并于当年10月在南京举行启动仪式。相关做法获中社部领导批示肯定。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各相关方梳理资源、需求,友好协商、精准对接、持续发力,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省级层面组织全省行业协会商会与省委驻24个县(市、区)乡村振兴工作队329名驻村第一书记牵手联村,示范带动各市、县(市、区)全面推开。目前,已有712家行业协会商会与731个村(社区)牵手,初步形成共建项目计划769个,预计投入资金超亿元。
在行动开展过程中,省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强化统筹协调,通过编制工作通讯录、组建微信工作群、在“江苏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积极向媒体推荐相关新闻线索等方式,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宣讲政策要求、深入一线调研,推动编制好资源、需求两张清单,找准行业协会商会与村(社区)的最佳连接点、最优结合点,从而形成务实的项目清单,落实行动效果;通过阶段性工作提示、制作电子调查问卷,及时了解面上进展、防范潜在风险。下一步还将征集汇编典型项目案例、召开成果发布暨交流推进会,持续将专项行动引向深入。
【经验做法】
南京:找准村会牵手最佳结合点
坚持因地制宜做特色、创新模式谋发展,全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南京市稻米产业协会深度挖掘六合农业大区特色,指导打造了骏圣农业、艾津稻园等一批特色稻米种植基地,壮大“赵坝紫雁”“冶山籼稻”等稻米品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让“金陵味稻”“固城湖螃蟹”等一批“宁字号”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二是“创新模式”相聚新兴领域。南京电子商务协会在浦口区创立“弘商圈青创直播基地”,创建“工作站+服务机构+企业销售平台”工作模式。六合区电子商务协会打造“红茉莉”直播助农驿站,带动六合猪头肉等特色农产品热销。市区两级电子商务协会累计实现消费帮扶550余万元。三是“就地取材”盘活闲置资源。南京市菜篮子工程促进会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在闲置资产盘活、到期土地流转等5大类项目上持续发力,推动会员单位与浦口区高庙村牵手,投入700余万元将老旧菜场改造为便民中心。已有17家协会商会(会员单位)在41个村(社区)累计完成闲置资源投资3400余万元。四是“资源禀赋”赋能文旅发展。南京旅游业协会充分利用溧水区天生桥社区、水晶村等地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乡村旅游新体验。累计策划上线农产品、研学、民宿等“小而美”产品2100余款,销售额逾千万,全方位助力乡村旅游从0到1再到N的突破。
淮安:“三链”协同助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淮安市通过压责任、优调度、抓项目,促进各方协力推动专项行动见实效。一是扣紧责任链,形成“闭环管理”。成立市、县两级工作专班,社会工作部与乡村振兴工作队“双线联动”,制定5条措施,明确市县两级5名分管领导、4名工作队队长职责。建立“1+1”联络员制度,参与专项行动的县区和行业协会商会各指定1名专职人员负责对接,确保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实现“专班统筹—属地落实—专人跟进”工作流程全闭环。二是建立调度链,推动“双向赋能”。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推进”机制,组建“助力乡村振兴”微信群,实时晾晒对接进度、项目成效;线下以专场项目牵手对接会为抓手,推动充分交流沟通。创新“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动态管理模式,联合协会商会开展走访调研30余次,调整优化结对对象5对,确保精准匹配。三是突出项目链,实施“精准滴灌”。聚焦村民关切的农产品促销、基础设施建设等重难点民生问题,建立“协会商会+工作队+村集体”三方会商工作机制,提升重点结对项目工作效率,注重“签约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全市22个协会商会与21个村(社区)结对,形成项目25个。另有6个协会商会与5个村(社区)结对项目在洽谈中。
【典型案例】
徐州沛县:唱响乡村振兴“健康”曲
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与省委驻沛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找准地方资源禀赋、现实需求与行业优势的契合点,谋细谋实专项行动。强统筹,注重整体推进。联合印发文件,细化“牵手”安排,明确省医师协会、省药师协会等8家省级卫生健康行业协会和省医学会以“一会牵一村带一镇”形式,帮促工作队挂包的4个镇9个经济薄弱村,推动协会(学会)与镇村深度交流座谈,摸清需求、排定项目。优服务,坚持健康惠民。开展“组团式”医疗帮促,助推县中医院成功转设三级中医院、县人民医院获批1个省级重点专科和1个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考和省考成绩实现历史突破。208名副高以上专家来沛,建立4个专家工作室,新增医疗服务项目18项。组织义诊活动10余场,惠及人群约15200人,建设4个“健康小屋”示范点,开展健康宣讲63场。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针对“沙河果品、黄皮牛蒡、鹿楼金蝉”等沛县本土产品,帮助发展“大健康”特色产业。推动协会(学会)、龙头企业建设“健康果干”新产线;立项实施牛蒡产业升级系列项目,开发面向全人群的深加工食品和面向特定人群的功能性食品产品,建设牛蒡药膳文化馆;打造“芦笋+金蝉/蝉蜕”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将金蝉产业链从食品延长为“食品+生态药材+中药饮片”。
泰州市徐圩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方联动促振兴
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兴化市委社会工作部、千垛镇党委以及徐圩村“两委”四级联动,与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苏州兴化商会、张家港兴化商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组建以第一书记为组长的党员攻坚队,精准对接行业协会商会资源,同步建立党支部共建机制,形成“第一书记牵头、支部对接需求、协会商会精准赋能”的协同机制,聚力破解徐圩村产业薄弱、集体经济增收难等问题。建设宴会中心。联合苏州兴化商会投资建设“圩岸里宴会中心”,预计7月投用,可提供就业岗位10个,年增集体收入超5万元。促进农产品出村。依托省钢铁行业协会优势,借助协会举办会议等契机,通过会场陈列、定向推介等方式提升特色农产品曝光度,开辟团购、企业定制等渠道,已实现销售额约25万元。关爱困境儿童。第一书记带队入户走访,了解儿童需求,联合张家港兴化商会开展“情暖童心共护未来”微关爱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募集助学资金2.4万元,惠及儿童24名。
宿迁宿城:协力压降花园酥梨快递成本
宿城区王官集镇盛产花园酥梨,但快递成本高一直是制约酥梨外销、拓展市场的重要因素。省委驻宿城区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宿迁市邮政管理局、宿迁市快递行业协会,协力破解快递成本高这一难题,助力村民致富集体增收。田头设立服务点。组织快递企业主动上门摸清实情,在王官集镇花园村酥梨产业区设立服务点,从贴单到打包再到搬运,为种植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优化运输线路,采取“集采集运”模式,将分散的包裹集中运输,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冷链物流开专线。推动相关快递企业内部紧密衔接,打通冷链物流专线,做到收寄前迅速做好运能准备,收寄中加快处理速度,所有订单当天赶发,实现24小时直达江浙沪,48小时直达北广深。批量议价降成本。通过精算成本、批量议价,将寄递费用由原来的18元/箱(8斤装)大幅降至7元/箱,降幅高达62%。项目实施以来,全镇累计寄递酥梨2万余箱,直接为种植户节省物流成本20余万元。
【工作动态】
苏州市吴中区“茶产业链联盟”助力乡村振兴。3月16日,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联合苏州市吴中区云和商会、东山镇果品协会等多家商协会,组建“茶产业链联盟”,与东山镇新潦村、碧螺村结对,组织35家会员企业定向采购当季茶叶1000公斤,联合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助农活动50场,累计销售茶叶500余万元。
南通举办“看学赛促”活动。3月25日,南通市“牵手联村”项目推进“看学赛促”活动在如皋举办,组织各县(市、区)委社会工作部和工商联具体负责同志现场观摩农产配送、光伏强村、厂房租赁等一批项目,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镇曹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竣工。4月9日,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镇曹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一期)工程竣工。该项目是连云港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与曹庄村牵手的成果,总投入4万元,历时35天,新铺屋顶防水层220平米,拆除老旧设施3处,新建卫生设施1处。中心的硬件升级与功能分区优化后,为村民议事、文化活动和便民服务提供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