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会工作部 > 他山之石 > 正文
多措并举,构建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新格局
2025-07-17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激发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铜陵市紧紧围绕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商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立足领域特点和本地实际,围绕引领有力、覆盖有效、规范有序、发展有为等四个方面,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走深走实。

把稳方向之舵,筑牢政治根基

铜陵市把加强行业协会商会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创新活动方式等,把党的领导贯穿行业协会商会运行全过程各方面。深化思想引领。指导行业协会商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会长、党组织书记等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对象,市县直接培训160余人次,夯实思想根基。加强政治把关。全面落实“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112家行业协会商会实现会长、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纪检委员与监事交叉任职率达78%。制定《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明确3类审核对象、5项基本条件及审核责任单位。创新参与模式。推行“党建+会建”融合开放的活动模式,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列席)管理层有关会议、党组织活动主动邀请行业协会商会非党员负责人参加等工作机制。

织密组织之网,实现质效双升

铜陵市把推进“两个覆盖”作为常态化工作紧抓不放,推动党群组织全面组建、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日常工作全程联系指导。开展精准摸排。建立“一会一表”清单,全面摸清行业协会商会办公场所、专职人员、会员组成、党员分布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抓好“两个覆盖”,通过强会独建、小会联建等方式,实现党组织覆盖率95.8%。加强标准建设。制定《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指引》,围绕“五规范三满意”(阵地建设、组织体系、党内活动、服务发展、工作机制规范和组织满意、党员满意、群众满意)明确指导性标准,对达标党组织按照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给予经费奖补,目前,已培育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26个、省级“双比双争”先进党组织2个。提供专业指导。集中选派45名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指导员,明确工作职责,常态化提供指导支持。

扎紧制度之篱,优化发展生态

铜陵市坚持监督管理和培育发展并重,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推动形成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环境。压实监管责任。建立市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加强对重点任务的统筹调度,对72家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分别明确与业务主管单位、主要行业管理部门对应关系及相关职责。强化内部治理。会同民政部门制定《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对4个内部治理不规范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重点整治,指导52家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诚信承诺和自律公约制度,推动263名党员经营户、40名党员技能标兵亮牌亮岗,探索分行业制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完善培育体系。坚持“脱钩不脱扶持”“脱钩不脱服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文件,推动成立铜陵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新农人协会等新兴产业、产业链协会商会20家,在34个乡镇实现“一镇一会”,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9个。

激活服务之源,彰显责任担当

铜陵市积极搭建平台、拓展渠道,着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资源、信息、人才等要素优势,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更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赋能产业升级。着眼服务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协会承办或主办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中国(铜陵)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安徽石墨烯创新论坛等活动,协助招引落地项目16个、引资27.3亿元。引领行业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十五五”规划预研、行业立法、标准制定、数据统计、评估评价等工作,定期发布“地方企业 50 强”“纳税 30 强”,形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13篇,编制和发布各类经济发展指数13个,参与制定或修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200余项,《厉行节约 杜绝“剩宴”》入选安徽省团体标准优秀案例,发布行业自律宣言和倡议32项,开展行业评估、考试培训等38场次。服务社会民生。谋划开展全市行业协会商会“链企联乡助村”行动,组织相关协会开展“法护铜都皖美乡村法治行”,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3个行业协会会员项目入选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

(作者系中共铜陵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作者:王瑞峰  编辑:王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