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安居困难,怎么办?
“小哥之家”让住房有保障
本报通讯员 汪 海
“‘小哥之家’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完全可以满足我的使用需求,成了我在这个城市的温馨港湾,入住‘小哥之家’后,工作更舒心了。”入住江苏省泰州市“小哥之家”的网约配送员刘伟说。
泰州市目前有快递员9000多人,将近一半是外来年轻人,租房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为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工作做实做细,泰州市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一张床”需求,连续3年实施“小哥之家”建设,累计拿出292套保障性租赁用房,全力解决新就业群体居住难题,推动“住有优居”,托起新就业群体“稳稳的幸福”。
江苏省泰州市“小哥之家”一角。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拓宽来源渠道
解决“住得上”的问题
刘伟申请入住的“小哥之家”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东方明珠小区,在城市核心地段,周边人口密集且商业发达,小区把30余套公寓打造成“小哥之家”,设施齐全、拎包入住,每月租金仅600元,作为保障性住房专门提供给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
“我之前住在集体宿舍,一直休息不好,骑车送餐很不安全。”刘伟说,“后来听说有针对我们这些群体的‘小哥之家’,我尝试联系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我顺利申请到了租房资格。”
泰州市将新就业群体安居问题纳入“泰安居”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建设,成立工作专班,采取“试点先行、分批实施、分步推进”,由市级层面先行先试,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组织民意调查,在全市精心挑选5个小区作为示范样板,首批拿出12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向提供给新就业群体。市级试点成功后,坚持市县联动、条块结合,整合6个市(区)保障性租赁住房资源,为市(区)20公里内无自有产权住房,且在泰州未享受其他形式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新就业群体提供租房服务。
提供贴心服务
解决“住得起”的问题
泰州市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议,多轮征求意见,量身定制相关管理办法,明确申请条件、租金计发时间、申请流程、退出机制,规范租房管理。组织住建、市场监管、邮政管理部门、社区、银行开展集中办公,从审核、公示到资金一体化办理,按照“先到先得、容缺办理”的原则,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
美团网约配送员梁骞的老家在河南省延津县,来泰州后一直与几个熟悉的老乡合租,随着合租室友的工作变动,只剩下他一个租户,房租负担起来有点吃力。
“这里紧邻商圈,就在我的配送范围内。”入住“小哥之家”后,梁骞开心地说:“这里居住环境好,灶具、单人床、衣柜都有,还有空调、热水器,直接拎包入住,还有专门为网约配送员增设的电动车换电站、集中充电点,房租比市场价便宜很多。”
“相关部门还与房地产企业开展多轮会商,推动每套‘小哥之家’签约租金仅为市场价的1/3,并会同金融机构出台‘低息住房保障贷款’政策,解决部分新就业群体资金不足困难。”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满足居住需求
解决“住得好”的问题
韵达快递“小哥”范玉兴是江苏省徐州人,2020年来到泰州开始从事快递分拣工作。刚开始,范玉兴夫妻二人和别人合租,但孩子来泰州上学需要租一套大点的房子。“去房屋中介了解后,发现房租真不便宜。后来,同事告诉我政府打造了‘小哥之家’,专门解决我们的住房困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范玉兴和几个同事一起提交了申请,很快得到了肯定答复。
范玉兴申请的是祥龙社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房屋80平方米左右,周围商业也比较集中。“住在这里工作生活很舒心,接送小孩上学也很方便。”范玉兴说,更难得的是,房屋租金也很便宜。
泰州市按照“就近就便、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原则,将“小哥之家”建设在城区核心商圈或者物流、工业集聚区核心地块的优质楼盘,方便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
为适应新就业群体居住特点,住房面积多为70平方米、90平方米,均统一简装,配备床、衣柜、热水器、煤气灶等基本家具家电,拎包就能入住。在“小哥”集聚的楼栋,专门打造“红色”园地,设置“小哥信箱”,收集意见诉求,做到新就业群体安居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我们还开展‘最暖心窝小哥之家’评选活动,广泛收集新就业群体对提升居住体验的意见建议,建立‘共性问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跟踪解决’机制,不断改善‘小哥之家’居住条件。”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