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江市深入开展“党建凝‘新’、共建新功”行动,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兴动能。
让新就业群体找得到“组织”
新就业群体是劳动大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穿行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但一直存在着谁负责、在哪里、怎么建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些问题,镇江市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构建“‘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行业党委具体负责、主管单位协调配合、镇街属地管理、社区(村)兜底保障”的“五级责任”机制,按照快递、外卖、网络直播、交通运输等组建市县两级行业党委,条块协同开展“两企三新”党建摸底覆盖工作,摸排新就业群体4万余人,党员900余名。
“这下终于找到了组织,我在这个城市也有了归属感!”在新就业群体“616”集中报到活动上,从其他城市来到镇江当网约车司机的陈师傅说。据了解,镇江已经连续三年在6月16日开展报到活动,让不断流动的新就业群体找到组织、“留,要留”。
用真心送暖回应所思所想所盼
“你好,我是外卖配送员,今天我在中海润泽园小区送外卖的时候,保安不让我进门,请问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一名新就业群体拨打了暖“新”热线,反映自己的诉求。
为有效畅通问题诉求反馈渠道,镇江市在全省创新开通新就业群体12345暖“新”热线,从网信、司法等职能部门选拔9名暖“新”专员,7×24小时为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开通以来,受理诉求620个,按时办结率100%。
对于受理的高频诉求定期研判,针对性实施暖“新”项目。聚焦集中反映的小区“门难进”问题,协调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市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共同领办,对29个“进门难”小区一地一议,逐一攻坚解决,探索开展“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建设。在人车分流小区提供免费换乘低速电瓶车、手推车,提升了外卖员、快递员送餐送件效率。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实施这样的暖“新”项目76个,惠及新就业群体8万余人次。
群体友好与城市美好双向奔赴
新就业群体常常是民意信息和突发事件的“第一目击者”。镇江市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今年来,500余名新就业群体有了新的身份,就是在社区兼任网格员,他们摸索出了“多上一层楼、多敲一扇门、多问一句话”的“三多”工作法,对负责片区的高龄独居等重点人员“早看窗帘晚看灯、送单路过敲敲门”,借助“润小新”“睦邻党建”等线上参与治理平台,上报解决了安全隐患、突发情况等440余条,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
镇江还推动新业态赋能乡村振兴,组织网络主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农直播130余场,带动销售额约1.3亿元,用新就业群体“微力量”撬动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