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工作报》关注南通市行业协会商会工作,以“新式‘联姻’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为题,报道南通市贯彻落实省委社会工作部“双走进,双服务”活动部署,多部门联合启动“新质赋能·双进双服”活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走进高校、走进科研院所,深化双向合作,把技术难题交给专家: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为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贡献力量。
深入调研“亮清单”
在紫琅人才公寓施工现场,一批专家应南通市建筑行业协会邀请,进行实地勘察。专家结合工程需求,建议相关企业应用综合支架及UHPC肋装配式楼板等技术,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压降成本。“商会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高校科研院所。活动启动后,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月’活动,实地入企调研,收集汇总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南通市新材料产业商会秘书长方雪忠忙得不可开交。“新质赋能·双进双服”活动启动后,南通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门和科技部门加强联动,通过开展前期调研,初筛合作意向112条。随后,社会工作部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商会,深入会员单位走访、座谈260场次,摸排企业技术需求、创新难题及技术瓶颈等“需求清单”129项;科技部门指导在通高校科研院所,梳理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研发支持等“资源清单”79项,双管齐下、向心发力,为精准匹配夯实基础。
精准匹配“促合作”
“研究所的参与,大大提升了协会活动的专业性,有效推动全市纺织行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在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与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纺织行业“科技引领绿色制造”交流活动上,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执行会长金鑫表示,协会将围绕行业标准制定与研究所进行深入合作。南通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门与科技部门依据需求、供给“两张清单”的匹配度“牵线搭桥”,促成船舶、纺织、建筑等一批优势产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与相关科研院所结为“合作伙伴”。2024年以来,共推动20家市、县行业协会商会与高校科研院所结对合作,双方累计开展互访调研、技术会商、专家讲座等活动54场次,惠及会员单位800多家,初步实现“结对一家、辐射一片”的愿景,有力提升科技服务的效率。
项目孵化“求实效”
南通慧聚制药有限公司借活动东风,与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共建“海门制剂研究院”,开启院企联合攻关模式。无独有偶,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纤维制备关键技术研发,近期有了重大进展……“能够与南通大学结对,对公司的技术突破帮助很大。”谈到这次合作,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林生根赞不绝口。以“项目落地在会员单位”为抓手,以“效益产生在会员单位”为导向,市、县社会工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当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桥梁纽带,紧盯技术突破、产品升级、市场拓展问绩问效。截至目前,南通市形成技术顾问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关键技术攻坚等各类项目43个,合作金额达6380万元;搭建专家智库、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载体14个。“‘新质赋能·双进双服’活动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我们将加强指导,扎实推进各级行业协会商会与高校科研院所携手开展更宽领域、更多形式、更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打通从科教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快捷通道。”南通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瑞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