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百会兴港城”、举办主题沙龙、发展校会共建、征集共享空间……连日来,连云港市聚焦如何进一步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推动新形势下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引领、转型发展作出一系列有益探索,有效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成为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建强组织抓覆盖,破解“有没有”的问题
连云港市聚焦“两个覆盖”工作要求,迅速启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专题调研,采取名单上墙“挂图作战”的方式,将未建立党组织的行业协会商会分为集中推进型、重点指导型与攻坚克难型,灵活运用“单建+联建”“实体+功能”等形式,通过主题沙龙辅导、选派党建指导员、上门服务等方式,有效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截至目前,选派党建指导员47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中已建党组织306家,党组织覆盖率由年初45%提升至83.8%。
此外,连云港市加快理顺职能,健全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行业党委归口管理、业务主管单位或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党组织协同负责、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委兜底管理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确保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全覆盖、无盲区。
强化规范抓少数,破解“优不优”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管理秩序,优化行业协会商会布局结构,连云港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僵尸型”行业协会商会清理整治及行业协会商会不规范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督促注销“僵尸型”17家,整改内部混乱、激活效能不高的20家,有效促进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连云港市创新实施“行业协会商会党建提升工程”,先后出台行业协会商会功能型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引、负责人人选审核工作指引等规范性文件,通过“高校+协会”“机关+商会”“企业+商会”等多种方式共建联建,以“沙龙+自学”“线上+线下”等方式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不断规范组织生活。
同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党务工作者队伍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党员管理层人员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效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截至目前,相关行业党委开展人选审核37人次,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中党员比例提升15%左右。
优化服务抓凝聚,破解“无活力”的问题
连云港市积极探索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的新政策、新举措、新载体,出台服务行业协会商会10大举措,包括提升党建会建能力、培育党建会建工作品牌、推进资源共享、开展“我为行业协会商会办实事”活动等十项内容。同步推进“校会共建”试点及共享资源征集工作,聚焦部分行业协会商会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经费紧张等实际困难,建成校会共建试点6家,征集共享空间17个、共享设备26套。
此外,加快成立行业协会商会联合秘书处,聘请9名兼职秘书,服务换届选举、会议筹备、信息宣传等工作。同时,围绕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内部治理、作用发挥等主题举行主题沙龙8期,举办信息写作、档案管理等培训12场,覆盖行业协会商会120余家、从业人员700余人,推动思想引领及服务凝聚工作落到实处。
作用发挥抓引导,破解“怎么干”的问题
连云港市加快启动“千会牵手第一书记,联村助推乡村振兴”及“百会兴港城”系列行动,成功助推94家行业协会商会和6家社会组织牵手87个经济薄弱村,帮扶困难群众260余人次、资助17.3万元,征集民生实事项目42项,实施伙伴计划53项,陆续开展地方菜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农业指导等特色活动数十场,有效开发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新路径。
同时聚焦行业协会商会服务引领功能及专业协调作用,引导其向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力。截至目前,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积极配合商务、工商联、工信等部门,协助开展招商引资30余次,落地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131亿元;参与“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48家,提供就业岗位439个。
此外,连云港市还动员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事项210余项,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企业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捐赠等方面捐款捐物近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