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6:15,随着最后一门科目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省2025年高考顺利落下帷幕。
考场内,51.2万名考生展卷疾书,带着少年壮志“乘风破浪”;考场外,全省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传递温暖,用真诚服务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
今年5月,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爱满青春·逐梦未来”高考中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高考期间,全省1180余家志愿服务组织、5.98万名志愿者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助力考生安心应考、成就梦想。
同心备考 凝聚服务合力
高考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考场内外,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和教育、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团结一心、主动作为,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各项周到细致服务。
省市县党委社会工作部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单位,围绕心理辅导、爱心送考、文明劝导、秩序维护和志愿填报辅导等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做好2025年高考中考期间志愿服务工作。
全省公安机关精心组织“2025高考护航行动”,累计投入警力5.4万人次、警车1.4万台次直接参与高考安保工作,圆满实现“平安高考”既定目标。交通运输部门连续5年开展“爱心送考·为梦护航”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巡游车、网约车,协调公交、地铁公司提供送考服务,铺就安全顺畅的赶考之路。
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广泛发动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响应号召,用“志愿红”助力考生应对人生大考。连云港市委社会工作部凝聚教育、公安、城管、交通、卫健、共青团等部门资源和力量,共同谋划开展“山海有爱·港好有我”护航高中考志愿服务行动。宿迁12家市级机关部门开展集中行动,先后发布高考期间8项志愿服务指南。苏州、徐州等地面向社会发布倡议书,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等帮助高考学子在考场绽放芳华。
暖心陪考 持续加油鼓劲
高考牵动着每一户考生家庭的心,也牵动着广大志愿者的心。在全省各地各考点,普遍可以看到各类“爱心加油站”“志愿服务驿站”,到处可以看到身穿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今年高考期间,全省共设立高考志愿服务站点710余个,通过站点辐射服务考生及家长5.94万余人次。站点志愿者们按照任务分工,全天候为考生及家长免费提供饮用水、文具包和心理疏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让考生及家长在炎热的夏季感受到清凉舒爽。
南京开展“爱心护考·宁社同行”五项行动,在全市20个“交通·宁小蜂驿站”设置“爱心助考服务站”。南京地铁7个在建线路工地全部停工,变身暖心公益护考点,为考生送上考试物品,提供考试车辆,唱响了“我们在建地铁,你们在建未来”的志愿之歌。
泰州组织青年书法家在考场外挥毫泼墨,将“金榜题名”“前程似锦”等殷殷祝福凝于漆扇之上,为候考学子送去精神鼓舞,为焦灼守候的家长带去夏日清凉。
无锡市梁溪区惠山街道开展“红色社工+金牌志愿”爱心助考行动,8名持证社工组成红色社工先锋队,5名医疗人员组成应急救援保障队,5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金牌志愿服务队,为考生提供应急医疗服务、“爱心加油包”以及考点周边秩序维护等服务,全力护航学子圆梦之路。
爱心送考 铺就绿色通道
在南通,高考与大雨不期而遇,南通市10余支爱心车队紧急抽调车辆,周密安排送考路线,确保考生赶考顺畅平安。南通雷锋车队连续24年、海安FM88.8爱心车队连续17年坚持为考生提供送考服务……
今年也是连云港“雷锋的士”车队开展爱心送考活动的第23年,这次该车队又组织了50余名素质高、技术好的司机,为考生及其家长提供服务。
高考期间,一辆辆穿梭的“爱心护考车”成为了江苏大地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全省各地“爱心送考”志愿服务车队,累计组织爱心车辆4160余辆,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将高效优质的服务延伸至考生赶考的“每一公里”。
徐州为爱心送考车辆统一系上绿丝带,贴上爱心送考活动绿色通行证,提供电话预约、“一对一”接送等免费服务。盐城开展“爱心送考·筑梦远航”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协调70多辆出租车、网约车等爱心车辆助力考生无忧赴考。镇江整合“雷锋车队”等8支出租车队组成“镇悦行”志愿者车队,为考生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常州面向社会招募500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在全市18个考点、72个路口设置志愿服务岗,配合交警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交通疏导和文明劝导。
精心护考 营造良好环境
6月7日上午,74岁的宿迁刘大爷在考场外等候外孙考试期间突然晕倒,苏宿工业园区志愿服务点和宿迁绿叶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迅速行动、紧急施救,合力守护老人平安。
苏州开展“绿色护考”静音行动,为考生创造安静备考环境,组织环卫工人错峰无声打扫,保障考点周边干净整洁。该市还特别开设“中高考减压咨询门诊”,资深心理医生与心理治疗师组成护航团队,帮助考生和家长舒缓备考压力。
扬州开展公益辅导志愿服务,开通“心理援助热线24h守候”,设计了“能量握手礼”“A4纸突围”“眼口身心”联动记忆法等团体活动,在考点家长休息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为考生及其家庭加油鼓劲、送去祝福。
淮安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向居民群众发放“宁静护考、文明护航”行动倡议书,引导考点周边、居民区附近商家和施工场地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主动开启“降噪模式”,做到静音护考、润物无声。
一场大考,传递温暖;志愿服务,人人行动。在全省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同力协作与倾情付出下,51.2万名考生顺利完成了这场人生大考。
这场考试,不仅是高考学子们知识的闪耀时刻,更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彰显。每一位志愿者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考生们筑牢了一道温暖的保障线。他们的无私奉献,让莘莘学子在逐梦之路上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支持,也在全省营造出文明和谐、互助友爱的浓厚氛围。向所有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祝愿每一名考生都能取得满意成绩!愿青春的梦想在考场内绽放,愿未来之路因志愿之光而更加璀璨!